所有的運動,都是往前衝刺爭取勝利
只有拔河,卻是要一步步的往後退
這兩句台詞,從一開始就點出了英文片名的意義
這是一部改編自台北景美女中( 片中名為" 台北女中 " )拔河隊真實故事的電影
在電影剛開拍、甚至到上映之時
嘲諷、唱衰之聲一直不絕於耳
" 女主角是瑤瑤? 那是要拍巨乳拔河嗎? "
" 瑤瑤? 那象腿是很適合拔河啦,但他會演戲嗎? "
" 大概是一邊拔河、一邊大喊殺很大的笑料片吧? "
" 拔河? 阿不就是吃胖一點拉繩子? 沒技巧性的運動有什麼好看的? "
但在進電影院看完電影後,你將完全改觀
其實在電影一開始不到兩分鐘,我就淚崩了
倒序法似的當畫面才轉到比賽畫面
比賽之現場氣氛排山倒海似的襲擊而來
相信有過團體運動經驗的朋友很難不為之心情激蕩、熱淚盈眶
當下馬上有回到年輕時在體育場上揮灑汗水的感覺,令人激動不已
這部片是台灣體育故事的萬年老梗片
因此也有多處劇情、台詞與" 翻滾吧,阿信 "雷同
但也因為台灣現實社會中的體育就是如此
所以即使是老梗,但總還是讓人感動而潸然淚下
故事主角春英(郭書瑤飾)從小生長在隔代教養的單親家庭
由於家中經濟狀況不佳
春英與大部份相同狀況的同學
一起以體保生的身分加入免費提供食宿的台北女中拔河隊
在北上的火車月台上
春英的阿嬤諄諄教誨" 做雞就要掅,做人就要翻 "
如同翻滾吧阿信" 生命不能重來,但可以翻身 "般
望子成龍的期盼溢於言表
而春英也純真的回應" 要認份、要打拼 "
充分的表現出窮苦人家
唯有出人頭地才能衣錦還鄉、光耀門楣的想法
在" 萬般皆下品,惟有讀書高 "的觀念下
也讓劇中出現了好幾次" 只要撐過這三年,我們也是名校畢業生 "的台詞
因此在教練(莊凱勛飾)詢問" 妳們為什麼想加入拔河隊? "時
春英才會不假思索的說出" 我想要升學,我想要出人頭地! "
這句話其實聽在耳裡是讓人有些心酸的
原來一個體育員的心願不是像灌籃高手中的赤木一樣" 稱霸全國 "
春英加入的目的只是為了升學
體育項目的練習都是相當枯燥乏味的
但也就因為這乏味的練習總有信任的隊友們陪伴
因此這種革命情感是一輩子最珍貴且難忘的回憶
一開始的春英是很沒辦法融入團體生活的
(又不是第一天運動,應該很能了解這種生活才是
很難想像她是因為哪種項目、怎樣被體保的?)
因此常與學姊、甚至教練發生口角衝突
例如當一次練習時,遭受後衛美玲學姐直口批評
" 都是春英沒拉好 "
使得春英賭氣的自主訓練、自我練習,甚至最後跟學姐們下挑戰書
想當然爾,初出茅廬的新生當然輸了
而美玲學姐也不客氣的回嗆" 加油點,我等你啦! "
回想著當時的自己
不也就是在這嗆聲中不服輸的站起來嗎?
又例如冠平學姐受傷,教練責怪冠平的時候
春英挺身為冠平學姐直言仗義、公然挑戰教練
甚至最後連累全隊蛙跳
教練只是一句" 運動員受傷就是不應該 "
的確,如同鋼琴家應該好好保護自己的手指
王建民投的再好,受傷之後也是整個球季報銷
運動員最基本的責任就是要讓自己身體保持在完美顛峰
這時候春英的還沒有辦法了解,在團體運動中
如同教練所言" 拔河裡面沒有個人英雄,一個人輸就是全隊都輸 "
也無法了解為何美玲學姐會說出" 不要因為你一個人,把我們整個隊都輸掉 "這種話
因此不服輸、不覺得自己有錯的春英
最後像孩子般一樣負氣地離開運動場
隔日,或許是想要完成升學的夢想
春英再次回到拔河隊
但教練卻是視若無睹般的完全不理睬
最後冷酷無情的說出
" 請你離開體育館,我說請~離~開,現在!! "
一句話震撼了全場,更逼退了春英
春英拋下一句" 反正練拔河最後也不過就是去擺地攤 "
然後頭也不回的坐火車回到家鄉
擺地攤是不是一個不好的工作? 名校畢業的學生該做怎樣的工作?
現實生活中或許很難下定論
但導演只是藉由這句話,如同翻滾吧阿信中
阿信的母親左一句" 練體操要不要錢? ",右一句" 金牌又不能吃! "一般
表達出了體育選手在台灣體育環境的無奈
家,永遠是最棒的避風港
小小心靈受創的春英在非放假時回到故鄉
奶奶當然知道他可能受了委屈
但沒有責備,只是一句" 餓了嗎? 幫你煮些東西吃 "
輕描淡寫的刻劃出深深的親情
而無所事事不想回學校的春英在鄉村農田裡
學到" 拔河和插秧一樣,後退就是前進 ",也再度燃起他拔河的熱情
於是,春英再次回到了拔河隊
如同翻滾吧阿信中,阿信再次回到體操隊所說
" 如果我曾經選擇離開,那麼我更確知我為什麼回來 "
春英對團體拔河運動的態度大大改變、對於教練的話也言聽計從
對於自己臨陣脫逃前積欠的三百的蛙跳,毫不猶豫的想去完成
但運動份量太多,無法完成的狀況下
當時最會嗆春英的美玲學姐竟然第一個跳出來幫忙完成蛙跳
教練也在此時講出他心裡的體育價值
" 拔河的價值,最重要的就是堅持,可以堅持的人才能生存下去 "
" 這些幫你做蛙跳的同學,很有可能都是你這一輩子最大的力量 "
這兩句話,也深深的觸動了體育人的心弦
將練習時的酸甜苦辣都昇華成了甜美的回憶
在團隊合作下,拔河隊的成績漸漸進步
但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,成名前的際遇是相當不堪的
例如一般生的貞子同學就曾說過
" 妳們這些拔河隊的,功課爛又愛鬧,不覺得丟臉嗎?
我們是認真唸書考進來的
他們只不過是拉一拉繩子就進來啦! "
學校裡的蔡主任也說過
" 校長,錢就應該花在刀口上,妳要不要考慮乾脆解算拔河隊啊? "
甚至在這群選手們遠征宜蘭友誼賽時
宿舍竟被臨時當成了學校的儲藏室
但在國際規則改變後,這群小女孩終於得以出國參加世界性的拔河比賽
在拿到全國冠軍、奪得台灣代表權後
果然一舉成名天下知,如同政府官員爭功諉過一般
蔡主任不但幫忙舉辦募款,甚至自己捐獻了高額款項
這樣反差大的行為,實在令人覺得可笑
而一個代表台灣出國的冠軍隊伍
竟然連出國參加比賽的旅費都籌不出來
更讓人覺得悲哀、心痛萬分
一部描寫拔河的電影
在練習與親情面上鋪陳許多,但可惜在比賽場景卻描述的極少
當然或許是拔河比賽本來就節奏鮮明
但拔河的規則、戰術都沒有交代清楚1
莫名奇妙場景就快速的轉移到了冠軍賽
雖然如此,但爆淚的老梗橋段卻足以讓觀眾一路哭到電影散場
諸如選手佳祐在受傷後,教練希望她下場並找選手替換
但佳祐說" 教練我可以,我的未來要自己拼! "
接著爆血也要死握著拔河繩
又諸如後衛美玲如赤木岡憲般的大叫" 為台灣啦! "
甚至最後連用麥克筆在手上寫字,說寫了就會實現這種騙小孩的招數都出現了
妳以為是翻滾吧阿信" 想哭的時候只要倒立,眼淚就不會流出來 "喔?
( 好啦,明明我就看得哭到不行 )
更不用說像三井壽投一顆三分球回憶就畫掉一本漫畫一樣的手法
拔個河也可以來個電影重點回顧
這根本就是放大絕、太犯規了阿!!
結局當然是贏得了世界冠軍、拿金牌,光榮回台灣
但感動的背後卻讓人有著更多的省思
台灣有著許多的體育人才
卻都是靠著自己在艱困的環境中成長
當時都沒有人雪中送炭,直到發光發熱才有人錦上添花
如同高球天后曾雅妮多年前希望在台灣舉辦LPGA2
馬總統卻說" 兩億可以辦很多場路跑賽 "
如同前年中華青少棒自己苦練奪得冠軍歸國
台北市郝市長就爭功請全隊吃牛排3
如同當年台灣棒協全面封殺郭泓志
直到人家在美國大聯盟投出好成績又倒貼說是台灣之光4
須知台灣體育人才必須真心好好的照顧
而非喊喊口號就想好好發展體育、甚至連出國機票錢都籌不出
國家的幫助是如此的少,也無怪乎春英會說出
" 我們訓練,我們比賽,我們沒有那種想要改變世界的志向
但我們知道,我們的未來要自己拼! "
希望台灣的體育,不要一再重複這種靠自我努力的老劇情了5
後言
除了感人的劇情
片中也有許多爆笑的橋段唷
甚至還有貼心動人的美麗吳老師(楊千霈飾)
真希望我當年有給這樣的老師教到啊!!(無誤)
你還在等什麼,快進電影院支持這超熱血好看的國片吧!
1. 拔河規則
2. 妮妮希望在台灣舉辦LPGA,馬總統: 這樣可辦好幾場路跑賽!
3. 郝龍斌請牛排,重慶國中青少棒盼好場地練球
4. 郭泓志遭棒協全面封殺
5. a.振興國球?屁啦!
b.跌倒了,請別急著爬起來
照片取自開眼電影網
按個讚吧,您的推薦是我持續寫作的動力
- Feb 23 Sat 2013 18:22
志氣 ( Step Back to Glory )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
發表留言